top of page
台灣青年藝術展 (25 x 10 公分).png
Copy of _JHC8536.jpg

​簡介

「台灣青年建築藝術團隊」創立於 2024 年年初,懷抱著對建築與藝術的熱忱,致力於為青年建築師搭建交流與激盪創意的平台。同年 11 至 12 月,於復興藝廊與易雅居隆重舉辦首屆台灣青年建築藝術展,讓嶄新視角與傳統交融,共繪台灣建築藝術的未來藍圖。  

 

汲取首屆經驗,我們在楊可煌總召的帶領下,團隊重整旗鼓,不僅攜手原班夥伴,更邀請首屆獲獎的藝術家與青年建築人,共同籌辦第二屆建築藝術展,續寫屬於台灣青年的建築篇章。  

 

我們不僅欲重新定義「青年」,更希望為台灣學子搭建跨界交流的平台,使建築藝術的價值在這片土地上得到更深刻的關注與尊重。從北到南,攜手並肩,我們秉持「治理、創新、勇毅、教育、互惠」的精神,昂首邁向與國際接軌的建築新時代,願在這片孕育文化的土地上,點燃屬於台灣青年的建築藝術之繁華!

pic_7927_31.jpg

臺灣,一方躍動的沃土

台灣的都市發展從戰後的擴張,到今日智慧城市的構築,一路見證時代的更迭與社會的進步。重劃區作為城市發展的關鍵動力,承載著土地再生與產業轉型的使命。從台北市的信義計畫區,到近年的新莊副都心、青埔特區、水湳經貿園區,這些重劃區見證著都市發展的軌跡,法規革新則推動智慧建築、綠色設計與文化保存共存,讓城市不僅是鋼筋水泥的堆砌,更是記憶與創新的承載。

​歷年
主題

2025 「時代更迭,築建進步!」
青年不僅是城市的見證者,更是未來的築夢者。本屆 「台灣青年建築藝術展」 以 都市更新 為核心,主題定為:「時代更迭,築建進步!」。展覽旨在探索空間的重塑與文化的延續,思索當代城市在發展與記憶之間的對話。透過建築、設計與藝術的視角,青年不僅回望歷史,更積極思考如何在時代變遷中構築未來的可能。讓每一次的更迭,不只是替換與重建,而是推動社會與文化向前邁進的力量——共同築出屬於我們這一代的進步足跡。
2024「文化傳承及融合」
近年復興建築社規畫往校外延伸並希望為台灣社會及中華文化有所貢獻,並集結校內擁有共同想法的人一同計畫此次的「台灣青年建築藝術展」。

本次活動中,年輕一輩的藝術家將投件作品,和建築師能夠與扎根台灣的前輩交流互動,在生活和藝術中尋到對於民族的自信和對文化的了解,同時學習如何透過個人的藝術傳達對於文化的深厚感情。
Copy of _JHC8574.jpg

​評審委員

01-designer.jpg

黃惠美 建築師

設計總監,大尺建築+郭旭源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Copy of _JHC8891_edited.jpg

李文勝 建築師

主持建築師,李文勝建築師事務所

Copy of _JHC9086_edited.jpg

林秀芬 建築師

主持建築師,林秀芬建築師事務所

Poyao Shih_Profile.jpg

POYAO SHIH

Founder, Position Studio

S__26755088(1).jpg

楊博輔 建築師

Associate, Foster + Partners

2025 完整簡章

1.jpg
入圍成員
作品名稱
學校名稱
劉孟承、鄭宇恩、王紹倫
Design School Complex
成功大學
謝瑋庭、陳筠均、陳德純
WanderLink
成功大學
陳稷和、曾庭瑋、劉宇宸
台南鐵路博物館
成功大學
楊允辰、陳宏瑜、李適安
88 Sports Complex
成功大學
梁庭嘉
Tainan Station Renovation
成功大學
洪鈺翔
平行城市
成功大學
黃文瀅
第二個現實:建築工人棲所
臺北科技大學
范永祺、洪聖哲
赤峰織景
逢甲大學
許盈喬
尋隙向海
成功大學
謝宇佳
看見埤塘—重塑水利社群關係
臺北科技大學
陳盡椲
憶城:承祀之所
臺北科技大學
李芷柔
預知死亡紀事 靜待終章
臺北科技大學
黃棟田
塵埃未落定
銘傳大學
李旭冶
被保存的消亡
臺北科技大學

​第一屆獲獎名單

Designed by Andrew Yang | © 2024 by Taiwan Youth Exhibition

  • Instagram
  • Facebook
bottom of page